机械网-钢铁行业链条面临重构 各方面利益“交锋”
有国内学者曾指出,“现代企业的竞争,已从单1产品的竞争,演绎成为企业所加入的供应链乃至产业链之间的竞争。”
当我们带着审慎、寄托的眼光去重新梳理中国钢铁产业链条时,发现的却是:传统机制所带来的粗犷和失望,但变革的萌动也在悄然酝酿。
中国整条钢铁产业链上充满着博弈和碰撞。
上游铁矿石环节仿佛是中国钢铁产业链上最大的痛楚。围绕1个长协价,中方与3大铁矿石巨头之间,来回拉锯白癜风区域可以涂化妆品吗。铁矿石长协价在2010年正式走向了与世长辞,虽然时至本日,在官方口径中仍有对这1模式的留恋白癜风皮肤内黑色素怎么补充。长协价诞生和灭亡的意义也并不是在因而本钱压力的增加和减少,更宽泛的理解范畴在于产业话语权争取上,中方再次失利。
1981年,铁矿石长协价诞生,谈判惯例是消费商中的任意1方与供应商中的任意1方价格达成1致后则谈判结束,国际铁矿石供需双方均接受此价格为新的年度价格。
当时的这类选择是1种共赢的结果,“商业最根本的精神也在于交易可以给双方都带来好处。”双方实力的均衡是这1合作的基础,任何1方的实力失衡都会给机制带来考验乃至撕裂,这是1种必定,只是节点选择在了2010年。因此,长协价的轮回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中国过去310年钢铁业的商业监督和审判,更是1种规训。
中国钢铁工业是走向寡头独居,还是走向群雄争霸?长协价的审判结果已选择了前者,提高行业集中度成为中国钢铁工业的1条必由之路。但是,做大并不是目的,做强才是根本。当这类重组精华已沦为口号时,这类情势上的整合还有多少意义?
中国钢铁大张旗鼓地大整合并未带来利润的提高,相反2010年,中国钢铁的低利润率已成为1种讽刺。
根据工信部的统计,今年各行业平均利润率为6%,而钢铁行业才3.5%,是所有行业最低的,这类微利乃至仍在明年继续。
焦点再指向钢铁生产企业内部竞争的无序,无序竞争的后果在当前乃至演化成为行业的结构性矛盾,“板带比”的提高已成为1种制约,破除利润的窠臼是中国钢铁新1段时期的任务,前途在哪里?
正在起草的钢铁“1025”计划已流露出积极信号:“‘1025’期间,政策将改变过去企业盲目寻求高附加值、寻求精品化的发展战略,鼓励企业根据本身发展情况,尊重市场需求,走差异化发展之路。”
寡头独居是1种悖论,当中国的钢铁企业真正实现强势话语权时,对下游的流通商和用钢企业一样是1种伤害。“本是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。”钢厂和代理商的关系1开始就是畸形的,很早就埋下了悲痛的种子。
钢贸商之所以叫钢贸商,在以往很长1段时间里,获得钢材(4941,5.00,0.10%)资源唯1途径是向钢厂要货,不能不见人矮3分,忍气吞声地承受1些不公平待遇。钢厂在自觉不自觉之际被推上“钢老大”位置。既然是“老大”,发号施令是少不了的,为所欲为背约习以为常……1方面,钢厂希望通过代理商的资金和渠道优势,扩大其市场份额;同时,又希望留给本身尽可能多的利润空间,因此,拼命压榨代理商的生存空间。
2010年,28家邯钢代理商联名向钢厂领导上书,发出了“起义”的呐喊。
事实上,此事件所反应出来的钢铁厂商之间的矛盾,在钢铁圈内几近是常事。每当价格行情异动时,总有钢厂和代理商闹磨擦的事情产生。
不过从“28家代理商起义这件事本身的意义来看,这表明了愈来愈多的代理商正在觉醒。从原来代理商对钢厂百依百顺,到如今胆敢联名写信上书,也是钢市环境产生剧变后的必定。
1些代理商勇于抛掉代理商金字招牌净身而退,全由于进货渠道不再单1。这不但是我国钢厂多,有的是挑选余地,更是由于除钢厂之外,还能在钢材现货、网上市场采购所需货源。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,对习惯当老大的钢厂来讲,适应经济环境大变化确切需要有1个进程,我们希望这样的进程越短越好。
代理商和钢厂之间出现的矛盾,本源是在2者之间缺少1种能更好均衡风险和利益的体制和机制。
当利润被风险替换,代理制的推行也已成为中国钢铁物流创世纪的核心,竞争利益的统1、开放燃眉之急,理顺厂商之间的经济关系,使厂商双方成为风险共担、利益同享的战略火伴,才能实现生产和流通的有机结合。
铁矿石话语权、产品利润、厂商关系是1种竞争,更是1种合作,消除窠臼,弥补真空,消除磨擦与博弈,是中国钢铁产业链的前途。文中内容、图片均来源于网络,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删除!
移动版:钢铁行业链条面临重构各方面利益“交锋”